【快播报】我市出台《若干措施》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 来源:西安日报
- 2022-09-08 08:41:10
- 收藏
9月7日,我市出台《西安市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支持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加力加速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相关资料图)
《若干措施》提出总体目标:到2024年底,实现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5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30家;力争新增3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上市。
关键词:加强“育小”
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列入区县、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重要内容,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到应评尽评。
持续完善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全周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依据孵化效果每家每年给予最高50万元的后补助支持。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围绕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对立项建设的市级专业化众创空间纳入“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前资助支持;获批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的给予1000万元支持。
支持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开展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育和协同创新等工作,对绩效显著的每家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后补助支持。
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孵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其对地方综合贡献总额的30%给予补贴。
关键词:鼓励“登高”
开展“企业创新服务”等活动,成立工作专班和专家服务团队,开展面向基层和企业的政策业务培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调研和“把脉问诊”辅导服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加强对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指导和服务工作,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家给予20万元奖励,重新认定的每家给予5万元奖励。
关键词:推动“升规”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型企业“升规”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链,将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作为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对象入库培育,加强帮扶、指导、服务。
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完善内部研发管理制度。
加快培育一批“四科”特征明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支持满足“四科”标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家给予30万元的后补助支持。对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经评价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的10%给予研发补贴,最高不超过5万元。
关键词:引导“晋位”
对认定备案的西安市瞪羚企业,每家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对首次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每户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积极培育打造一批专注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工艺)出色、市场占有率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对认定为单项冠军的企业,优先支持申报国家项目,首次认定的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对认定备案的西安市瞪羚企业和纳统的规上企业给予每家最高1000万元的“拨改投”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带动作用。
关键词:培育“上市”
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组建创新服务平台工作体系队伍,以项目形式对参与机构给予单个机构每年最高50万元的支持;大力推进技术交易信用贷,对采用技术交易信用贷的企业,给予每家每年最高20万元贴息。
探索开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按照技术交易企业首次综合融资成本的50%(最高不超过融资规模的3%)、单户企业不超过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遴选一批发展现状好、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上市企业资源后备库进行培育。
关键词:协同创新
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设研发基金和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共享创新资源。
围绕西安市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行业(产业)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孵化园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发挥创新链集聚效应。
支持驻市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相对稳定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围绕企业技术攻关、产品迭代升级进行协同创新,共同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关键词:集聚人才
探索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贡献奖补,加快引进外国高端科技人才和生物医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国内高端科技人才。
支持高层次外国专家领衔开展科技创新研发活动。持续提升外国人才工作便利化服务水平,支持有需求的区县、开发区或外国人才较为集中的园区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受理服务窗口,积极探索推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式办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