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的城丨讲好文物里的西安故事 环球最新

  • 来源:西安网
  • 2023-04-23 19:07:44
分享到:
  • 收藏

记者 康杨


(相关资料图)

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在西安,登记在册的博物馆有159座,95%以上都是免费开放。按常住人口1300万计算,平均每8.2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这样的数量和规模放眼全国能排进前三名。“三分游,七分讲”,要想更好的了解展品的文化属性和历史故事,好的讲解服务至关重要,在西安博物院就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用声音,拉近你我与这座城市的距离。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团队队长 樊静涛

我叫樊静涛,今年65岁。是西安博物院的志愿者讲解员,2006年我去西藏博物馆跟馆长聊了40多分钟,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工作人员来给他汇报工作,提到“志愿者”三个字。我很敏感,这博物馆还有志愿者,回到西安之后就想在西安找一个博物馆来做志愿者。终于看到了一些招募信息,从2012年加入这个团队里面,进来以后对这个身份也是一个重新再认识,而不是我最开始想的,就是给游客服务指个路、做个引导。没想到里面有讲解这个岗位。

作为十三朝古都,咱们西安人也能讲出来一大堆诱人的故事,但一部分内容是戏说。作为文博志愿者和博物馆里的讲解员,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能戏说。必须讲根据严格论证的东西,写出来的讲解词作为一个基本参考,不能违背这个大的框架,你爱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挖掘它背后的故事,分享给游客。

游客 周乐旋

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再加上他加了很多个人的经历,让我对这些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相对于我一个人来逛博物馆来说这些文物感觉“活”起来了。

甘肃游客 李雯琳

我是从兰州来的,因为西安是千年古都,非常想了解这边的文化。樊老师他的讲解让我们更加能理解,这些文物的历史,旅游的过程中也能收获到学习到一些知识,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山西游客 赵媛

我觉得整个西安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的宾至如归,因为我在这个地方享用到了美食,看到了美景,看到了各个地方的历史的遗迹,让我感觉到不愧是十三朝古都。

记者 康杨

樊老师,您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一下,咱西安博物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团队队长 樊静涛

最大的特色实际上叫“四位一体”。古塔、古园林、古寺院、现代化文博展馆,所谓的古园林是指起码1300年以上的大树,有近10棵。再加上古塔,1300年的小雁塔,这在全国文博体系,全国很多城市里面都是罕见的。古塔、古园林能在闹市中心有这么一景是绝对的难得。

记者 康杨

前面这个就是您刚才说的慈氏阁?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团队队长 樊静涛

对,这实际上是一个梵语。

文博展馆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而文博志愿者在这里面,他们的素质好坏决定着这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同时他在游客和博物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架起一座“桥梁”以后把游客需要掌握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讲解传递给他,而游客有些时候对博物馆的一些建议他也给反馈回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 白云波

我现在是初来的,刚来这里几个月,所以我主要是做导览,好多外地的游客来了,对周围的环境不太清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给他们指导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志愿者觉得,收获是更大的。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 杨沛沛

前台接待旅客咨询比较多。第一时间是游客接触我们这个岗位,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及时获取这些方面的信息,更好服务游客。

记者 康杨

除了我们今天认识的樊老师,在西安,还有很多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冰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郭宁这样的文博人,他们凭借着过硬的知识储备和辛勤付出,优化游客们的在博物馆的体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挥西安文旅资源优势,助推文旅融合加速发展。

标签: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探秘遥远的粟特文化
地市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