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浐灞来看鸟 30多种候鸟飞西安过冬|全球头条
- 来源:西安日报
- 2023-01-19 08:50:26
- 收藏
我市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 (记者雷伟东摄)
-记者郭旭实习生韩婧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的古城,正是凛冬,而位于西安东北部灞河入渭口三角洲区域的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却有一群“老朋友”如约而至,给这个寂寥的冬日添了许多生机。
临近傍晚,黑色的鸬鹚正陆续觅食归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远方小岛的树枝上;几只大白鹭优雅地立在水边浅处觅食,不时将长长的喙伸进水里,啄着些什么;绿头鸭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在水中前行,偶尔发出“嘎嘎”的叫声;湖边的灌木丛、芦苇荡里偶尔传来唧唧啾啾的鸟鸣声,但在草木的掩映下,只闻其声,难寻踪影。
没错,这些“老朋友”正是来西安越冬的候鸟。随着候鸟陆续翩然回归,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也到了一年一度的最佳观鸟季。近日,记者跟随公园工作人员的脚步,一起探访这些西安人“老朋友”的踪影。
公园内已观测到130种鸟类
今年万只鸟儿在公园过冬
深色外套、望远镜和配着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是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监测员李赟工作时的标准行头,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观测园区内的鸟类数量、种类、习性,同时监测并记录园区水和空气的质量情况。
“野生鸟类通常比较怕人,因此,为了避免打扰到它们,观测的时候要步行,着深色衣服,尽量不要发出声音。”一见面,李赟就向记者讲解起观鸟的注意事项。
“看,这就是‘鸿雁传书’的那个鸿雁。”“头顶有一点白色的黑色鸟儿是白骨顶鸡。”“远处白色树枝上的一个个小黑点是鸬鹚,但其实它是大型水鸟,也是园内种群数量最多的鸟类。”“那棵树侧面的小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啄木鸟。”
一路上,李赟不时停下脚步介绍。对这里的鸟儿,李赟如数家珍,甚至只是听到鸟儿的叫声,就能分辨出种类并准确说出它们的习性、分布和数量。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水源从灞河而来,通过取水口、沉沙池、人工湿地、种植池、退水口层层净化后,又回到灞河里去。公园内众多的岛屿、水系和植被营造了一个适宜动植物繁衍生长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湿地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李赟介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栖息在这里的鸟儿种类也逐渐增多,即便是普通游客,也可以用肉眼观测到至少30种鸟类。
“去年以来,又陆续有一些‘新朋友’造访。”李赟告诉记者,他们在园内发现了5种此前从未观测到的鸟类身影,这也让园内观测到的鸟类种类上升到130种。目前,在此过冬的冬候鸟有30多种,白鹭、鸿雁、绿头鸭、白琵鹭、中华攀雀等100多种野生鸟类在这里安家落户,连朱鹮、中华秋沙鸭、黑鹳等珍稀鸟类也曾多次造访。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最清楚。野生鸟类,尤其是苍鹭、大白鹭等对环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增多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李赟补充道,“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候鸟在此越冬,这个冬天在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过冬的鸟儿超过了一万只,还有少部分鸟类已经成为公园的留鸟,这也是西安生态环境明显提升的重要例证。”
市民游客观鸟也护鸟
人鸟和谐相处画面如美丽画卷
冬日午后,公园的游人络绎不绝,或是父母带着孩子,或是三五好友一起出游。大家一边静静地观赏着自然美景与可爱的鸟儿,一边拿出手机,按下快门,定格美丽风景与美好瞬间。
“最近在家憋坏了,所以带娃一起出来亲近自然,也放松下心情。”市民张女士是公园的常客,经常来观鸟。她还不忘轻声叮嘱孩子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惊扰到鸟儿。
候鸟回归也吸引到了许多鸟类爱好者,市民吴先生也是其中一员。记者路过时,穿着迷彩外套的吴先生正坐在小马扎上,聚精会神地通过单反相机观测着远处的鸟儿。
“在我们摄影圈里,管拍鸟叫‘打鸟’,意思是在很远的地方用长焦镜头拍摄鸟类的照片,就像打靶一样。”吴先生说,退休以后他接触到摄影,后来又爱上了观鸟。“观鸟、拍鸟的时候一定要安静,不能大声喊叫惊扰野生鸟类,也不要过近观察鸟类,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让人与鸟类和谐相处。”
“随着生态环保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入园游玩的市民游客对鸟儿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李赟在公园工作已逾十年,对这一点感受尤为深刻。“我们不时会接到游客的电话,反映有受伤的鸟类或者园内出现了珍稀鸟类。如果发现鸟类受伤,会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救助。”
采访结束后,记者漫步在“三河一山”绿道渭河、灞河段,亦不时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水鸟追逐、觅食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下如同定格的美丽画面。
一幅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画面和一串串鸟类种群变化的数据,正是西安努力绘就美丽画卷的生动实践,也让西安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