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新:你好 我的城 | 长安文物知多少 井真成墓志背后的故事

  • 来源:西安网
  • 2022-11-06 08:57:23
分享到:
  • 收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04年,西北大学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一方珍贵的唐代墓志,这就是著名的井真成墓志,这个井真成究竟是何人?他的背后会有怎样传奇的故事?这方墓志文物和中日两国发展又有什么特殊的关联呢?今天,《你好 我的城》特别节目“长安文物知多少”,带您近距离领略文物的风采,了解文保工作背后的故事。

井真成是谁?在墓志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样一句话: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这方墓志的发现,引起了业内的巨大反响。在日本展出时,日本天皇曾两次参观膜拜,这位井真成的墓志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西北大学博物馆文物研究专家 贾麦明:这个墓志是2004年在西安市东郊发现的,它是我们国家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方日本遣唐使留学生的墓志。这个墓志为什么珍贵?第一:它是最早出现日本国号的文物;第二:日本遣唐使留学生的文物,它是最有价值的,日本遣唐使虽然有很多葬在长安了,但是没有发现他的墓志,他的墓志的发现是唯一的;第三:他给中日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井真成墓志为覆斗状,呈正方形,为汉白玉质地,墓志全文有171个字,记载了井真成36岁英年早逝,唐玄宗追赠“尚衣奉御”官职的故事。那么,这方墓志的背后到底有一段怎样的往事呢?

西北大学博物馆文物研究专家 贾麦明: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井真成死了以后,唐玄宗皇帝还给他赠了一个官,叫尚衣奉御,尚衣奉御就是唐代的六尚之一,管皇帝衣食住行的。井真成到唐长安城来,在太学里面留学,最长时间是九年,从公元的717年第九次遣唐使,他和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一起到长安城以后,井真成待了十七年,前九年他是留学,后八年他就托阿倍仲麻吕,给他在尚衣局做了一个小官。

井真成作为众多遣唐使中的一位,他的墓志再次印证了唐代时期中日友好往来的历史,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同时也是目前我们见到的遣唐使制度的唯一证物。这座墓志的发现,对研究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西北大学博物馆文物研究专家 贾麦明: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现在日本正仓院所藏的一件最珍贵的紫檀嵌螺钿五弦琵琶,就是第九次遣唐使来的人,让第十次遣唐使带回去的。因为井真成意外死亡了,中国的皇帝很怜悯这个人,然后就把皇宫里,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五弦琵琶,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之所以在早期派遣唐使到中国来,最初他们是模仿,后来就吸取唐代文化的精髓,特别是鉴真,他把中国很多的文化,像医药、天文、地理、历史、历法,带到日本以后,形成日本的文化。

井真成墓志的发现,对于研究日本遣唐使和日本国名的来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证实了日本国号与中国的渊源,也是最早体现日本国名国号,和日本作为国家被承认的国宝级文物,这对研究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西北大学博物馆文物研究专家 贾麦明:我们知道日本在唐代开元十二年以前,日本叫倭、倭奴。在《新唐书》里这样记载:“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就是认为倭是不好听的,改成日本了,因为遣唐使说,他们自己国家靠近太阳出的地方,所以就叫日本。日本这两个字正式被承认为日本国,是由唐代武则天皇帝说的,这个是在《史记正义》张守节里面有记载的,就是武氏改倭为日本国。

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国际上最繁荣发达、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也吸引了各国的使臣来这里交流学习,日本更是向长安派遣了十几批遣唐使,每次派遣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大遗址保护精神的感召下,西安的诸多博物馆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还原着历史的风貌,为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标签: 西北大学 阿倍仲麻吕 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

洛川苹果的升值之路
地市 2022/11/02